婴幼儿水育网
儿童常见病及预防-肥胖症
来源: | 作者:婴幼儿水育网 | 发布时间: 2022-10-14 | 55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肥胖症
  
  因过量的脂肪储存,使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%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。超过标准体重20%-30%者为轻度肥胖症;超过30%-50%者为中度肥胖症;超过50%以上者为高度肥胖症。
  
  1、病因
  
  (1)多食:人工喂养的婴儿,易喂哺过量,胖娃娃远比母乳喂养的多见。喂牛奶要加糖,往往糖加得多,引起小儿口渴,而婴儿只会啼哭,家长误把渴当饥,又给孩子喂牛奶,以致多食。
  
  已进入幼儿园的孩子,一早一晚常要加餐。节假日则点心、巧克力、花生米等吃食不断。每日摄入的热量已超过他们的消耗量了,家长仍希望他们多吃。有的家长自己偏爱甜食或多脂肪的食物,就按自己的口味来提供小孩的食品。
  
  (2)少动:大多数小胖子平时不爱运动,也不做家务事。少动就更胖,形成恶性循环。饮食与运动不能达到热量的收、支平衡。
  
  (3)遗传:双亲肥胖,子女易成肥胖体型。
  
  (4)心理因素:受到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的小儿可有异常的食欲,导致肥胖症。
  
  (5)内分泌疾病:因疾病所致的肥胖症,除超重以外,还有其他的症状,可加以鉴别。
  
  2、肥胖症的危害
  
  肥胖除了使人行动笨拙、体型不美观以外,还会影响健康。
  
  儿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,虽然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疼、腿疼。由于腹部脂肪堆积,横膈上升,使呼吸不畅,儿童易感疲乏。小儿肥胖还会造成高血脂症,成为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。
  
  肥胖继续发展,延续到成人,更易合并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疾患。
  
  肥胖还会带来种种心理问题,如常被人取笑,因而很少交朋友,产生孤独感。由于肢体活动不灵活,在体育活动上往往成绩不佳,进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,产生自卑感。
  
  3、预防
  
  (1)掌握婴儿哺乳量:从出生到1岁,体内脂肪的增长速度很快。在这期间,多食,能使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猛增。患有肥胖症的人,脂肪细胞数目多且体积大,一旦消瘦些只是细胞变小,数目不会再减少,因此很容易重新胖起来。那么,如何正确地判断婴儿的饥饱,避免过食呢?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。
  
  啼哭:喂奶后能安静入睡或玩耍自如,表示喂的奶量已够。在两次喂奶之间啼哭不安,可喂些开水,解渴后常可安静下来。
  
  体重:定期为孩子测量体重。不要只凭主观印象,判断孩子是胖还是瘦。不要认为越胖越好,孩子要壮不要胖。
  
  (2) 掌握幼儿的运动量:对小孩来说,不光要吃好睡好,还要有一定的活动量,吃好睡足不能代替运动。如果很少活动,热量摄入大于消耗,就会胖起来。
  
  (3)减少遗传的影响:家长自己肥胖,孩子也容易患肥胖症,因此更要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,少吃甜食和油腻的食物,多让孩子运动。
  
  4、矫治
  
  (1)饮食管理:调节饮食的原则如下:
  
  ①.必须满足小儿的基本营养需要以保证生长发育。
  
  ②.不宜使体重骤然减轻。最初,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,以后可使其逐渐下降,到只超过该年龄正常体重的10%左右时,即不需严格限制食物了。
  
  ③.仍须设法满足小儿食欲,不致因饥饿而痛苦。故应多选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,如芹菜、笋、萝卜等。必要时可在两餐之间供给热量较低的点心。
  
  ④.蛋白质的供应量不宜少于1-2克/每千克体重/日。碳水化合物为供给热量的主要食品。要限制脂肪。总热量视每个病儿的实际情况而定,每日供热量应比正常小儿供热量少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要充足。
  
  ⑤.根据以上原则,食品应以蔬菜、水果、米饭、面食为主,外加适量的蛋白质包括瘦肉、鱼、鸡蛋、豆类、豆制品等。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。
  
  (2)解除精神负担:家长不要到处求医,使小儿感到紧张不安。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也不能操之过急,若过多的干预,可能使小儿产生对抗心理。
  
  (3)增加运动量:应提高病儿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。运动时间逐渐增加。应避免剧烈运动,以兔使食欲激增。
  
  (4)因内分泌等疾病所致的肥胖症,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。